浮玉录_083墨舟东渡隐鸿志灼灼西望决鲲途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083墨舟东渡隐鸿志灼灼西望决鲲途 (第5/6页)

    他迅速垂下眼睑,借喝茶的动作掩饰瞬间的波澜。杯沿触碰嘴唇,却毫无滋味,全部的注意力都用来压制内心的惊涛骇浪。他不能透露分毫,必须将她这份过人的敏锐,引导向一个安全、客观的领域。

    放下茶杯时,他的脸色已恢复了一贯的温和平静,仿佛刚才的震惊从未发生。

    “东京帝大的工学,尤其是通信技术领域,确有其独到之处,”他开口,声音平稳,刻意用一种纯粹学术讨论的口吻客观评价道,“日本自明治维新后,师从德国,在精密仪器与电气工程方面投入甚大,进展亦速。其无线电研究,无论是基础理论还是应用技术,在当今世界,确可跻身一流之列。”

    他谨慎地避开了“最先进”这个绝对化的字眼,用的是“一流之列”,这是一种严谨而留有余地的学术表述。

    吴灼专注地看着他,清澈的眼眸中闪烁着求知的光,似乎并未察觉那瞬间的异常,继续追问:“那……比起欧美诸国呢?比如美国麻省理工的辐射实验室,或者德国的德律风根公司?”

    沉墨舟心中再次暗惊于她信息获取的深度和广度。他沉吟片刻,继续以客观冷静的口吻分析:“各有侧重。美国重应用与创新,规模宏大;德国重基础与精密,体系严谨;日本则善于学习借鉴,并在此基础上快速转化,尤其在……系统集成方面,颇有建树。”  他巧妙地将可能敏感的“军事应用”替换为更中性的“系统集成”。

    他将话题引向普遍规律:“至于孰优孰劣,难以简单论断。学术之路,取长补短方是正道。”  随即,他话锋一转,目光温和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看向吴灼,试图将对话拉回安全的轨道:“不过,吴灼,你为何突然问起这个?你对无线电的兴趣,似乎不止于摩斯密码和几本入门书籍了?”

    吴灼微微垂下眼睫,语气却坚定:“我只是觉得,既然要学,就该知道最好的在哪里。知己知彼,才能知道自己该往哪个方向努力。”

    沉墨舟看着她,心中复杂。欣赏其聪慧,担忧其前路,更背负着自身无法言说的秘密。他最终只是颔首,谆谆教导:“有此志向,甚好。但切记,学问如登山,需一步一个脚印。清华园已是国内顶尖,任之恭先生更是泰斗。先脚踏实地,未来若有机会,放眼世界亦不迟。”

    “哦……”吴灼低低应了一声,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诗稿粗糙的纸边。她沉默了片刻,仿佛在下定决心,终于再次抬起头,眼神变得坚定起来,带着一种寻求指引的恳切:

    “沉先生,学生近来……有些困惑,想请教先生。”她顿了顿,组织着语言,“原本,我和静文姐一样,打算贝满毕业后,顺理成章地去燕京大学读中文系。可是……”

    她的声音渐渐有了力量:“自从跟随先生学习了摩斯密码,我发觉这些符号、节奏背后,竟藏着另一个世界,一种精准、迅捷的力量。这比许多空泛的文字游戏,要有意思得多。”她望向沉墨舟,眼中闪烁着求知的光,“上周,我去听了清华任之恭先生的讲座,关于电磁波与无线电通信。之后,我又去图书馆,借阅了《电磁学通论》和《无线电原理初步》。”

    她深吸一口气,说出了那个在她心中盘旋已久、甚至对兄长都未曾如此坦诚倾诉的决定:“先生,我……我想去报考清华大学的工学院。我想学习真正的无线电知识。您觉得……这条路,可行吗?您对我,有什么建议?”

    沉墨舟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任何讶异的表情,仿佛早已窥见她内心的波澜。他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将目光投向水榭外那片略显萧瑟的池塘,半晌,才缓缓开口,声音一如既往的平和,却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

    “吴灼,你能有此想法,很好。”他首先肯定了她的探索精神,随即话锋一转,切入核心,“从燕京中文,到清华工科,此非寻常路径转换,其间艰难,远超你此刻想象。非止课业艰深,更有世俗眼光、家族期许,乃至整个环境的无形压力。尤其对女子而言,这条路,荆棘遍布。”

    他的目光重新回到吴灼脸上,变得异常锐利,仿佛要审视她的决心是否足够坚韧:“你需扪心自问,此念是出于一时新奇,还是真正找到了心之所向,愿意为此承受寂寞、非议,乃至可能失败的后果?”

    吴灼迎着他的目光,没有丝毫闪躲,用力点了点头:“先生,我明白艰难。但我不是一时冲动。那些电码、那些看不见的波,它们能穿越封锁,传递消息,联系千里……我觉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