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雪中来(古言h)_眼底的迷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眼底的迷茫 (第2/2页)

的灯笼并排挂着,商贩的叫卖声、孩童的笑声、车马的铃铛声混在一起,热闹得让人挪不开眼。

    街边既有挑着担子卖糖葫芦的小贩,也有穿着锦袍的公子哥骑着高头大马,连街角下棋的老翁,手边都摆着一壶热气腾腾的茶。

    马车穿过东市西市,路过鼓楼时,容绒看见檐角的铜铃在风里摇晃。

    再往前,远处的皇宫露出一角,金色的琉璃瓦在阳光下闪着光,护城河的水映着蓝天白云,桥上行人来来往往。

    从前看过的话本里写的京城,竟还不及眼前的十分之一热闹。

    “容绒姑娘,薛府到了。”

    车夫的声音拉回她的思绪,容绒抱着木盒下车,抬头望去,朱红的大门上,“薛府”两个鎏金大字透着气派,门前的石狮子雕刻得栩栩如生,连门环都是精致的兽首模样。

    她忽然想起话本里写的刘姥姥进大观园,此刻自己的局促,大抵也和书中人差不离。

    压下心里的震撼,容绒抱着木盒走向门前的侍卫。

    木盒虽不算重,可一路抱下来,双臂也有些发酸。

    眼看就要踏上台阶,突然一个小叫花子从旁边冲了过来,狠狠撞在她身上!

    容绒下意识将木盒护在怀里,整个人向后倒去,后背重重磕在石阶上,疼得她瞬间喘不过气,眼泪差点掉下来。

    那小叫花子却爬起来就跑,转眼就没了踪影。

    容绒顾不上揉后背,慌忙打开木盒。

    还好,木雕安然无恙,连衣袍上那点血色都没蹭掉。她这才松了口气,用袖子擦了擦眼角,重新盖好木盒,走到侍卫面前:“我是来送木雕的工匠,麻烦您交给薛小姐。”

    许是薛府提前打过招呼,侍卫接过木盒便转身进去,半句不提尾金的事。

    容绒想,等薛婉儿看过木雕,定会让人把钱送出来,便在门前的台阶上坐下等候。

    直到这时,她才发现手背上擦破了皮,凝固的血痂里沾着细沙,一碰就疼,和后背的痛交织在一起,让人忍不住叹气。

    她坐在台阶上,看着太阳一点点沉进山后,月牙儿挂上天际,街边的灯笼一盏盏亮起来,风也渐渐凉了。

    薛府的大门始终紧闭,连个出来传话的人都没有。

    就在容绒快要等不下去时,远处走来一个眼熟的婢女,正是那日在鳞州县见过的。可那婢女两手空空,显然没带尾金。

    容绒连忙起身:“薛小姐可在府中?”

    婢女扫了她一眼,语气冷淡:“小姐说,你送来的东西只值五两黄金,容绒掌柜请回吧。”

    她张了张嘴,想反驳,却发现喉咙发紧,什么话都说不出来。

    木雕本就不是什么稀罕物,薛婉儿当初给五十两,已是“恩赐”,她若为了剩余的去闹,反倒落了下乘。

    她不傻,自然不会做这种事。

    容绒失魂落魄地转身离开,只当这次来京城,是涨了回世面。

    可夜里没有回鳞州县的马车,即便有,她也不敢走夜路,只能找家酒楼住下。

    可当她踏入酒楼,伸手摸钱袋时,却慌了神,浑身上下摸了个遍,钱袋竟不见了!想来是方才被小叫花子撞到时弄丢的。

    京城这般热闹,此刻再回去找,哪里还能找得回来?

    酒楼掌柜见她半天摸不出银两,脸色沉了下来,不耐烦地挥挥手:“有钱没钱?没钱就别挡道,耽误我做生意!”

    容绒站在原地,手背上的伤口还在疼,怀里空荡荡的,连最后一点念想都没了。

    夜风吹过,带着京城的繁华气息,却吹不散她眼底的茫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