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96章,旅部会议 (第1/2页)
ps:求推荐票!求月票! …… 940年,7月25日。 36旅旅部的驻地,在作战指挥室里,一场旅一级干部的高层会议正在展开。 旅长刚从总部开完会回来,给许副旅长,周参谋长,王政委,介绍情况。 “日军的囚笼政策首先在冀中实施,之后推广至全华北。 他们企图把我点地分割、四禁起来,成为他们的笼中鸟、盘中餐,最后彻底吃掉。” 屋里的三人都点了点头,面对日军的如意算盘,八路军的许多指挥员都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 尤其是深音兵法的刘师长,一针见血地指出,日军的这一新战术,实际上是要同八路军开展交通争夺战。 刘师长曾说过:“敌寇在937年更进一步侵略开始时,便提出所谓‘只要交通有保证,灭亡中国绝对不成问题‘的口号…… 敌寇为了维护他的占领区,这就非得具备现代交通条件不可, 事实上不久以前,日寇之切断中缅中越交通线,乃至企图截断黄河,在平汉、津浦两侧挖沟。 这些实在不单纯含有军事意义,而且包括有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严重意义。 在军事上说来,我们可以这样说,在日寇方面铁路乃是它的大运兵线,公路乃是它的小运兵线,据点乃是它的兵站。 在日寇想来凭着铁路公路以及据点的逐渐巩固与扩展,便可灵活地调集机械化的现代大军,并源源接济军火, 以便于连续‘扫荡‘摧毁我抗日根据地,使我华北抗日根据地的广大居民彻头彻尾地变成为殖民地的亡国奴隶。 我们可以这样说,没有铁路,没有公路,便没有据点, 而且抗战期间特别是在敌后方,我们所需要的还是小路,这样的路随地都是,到处可走。 敌寇倘使失去所谓‘朝发夕至‘的铁路公路,凭着它的两只泥足行军作战,运输军需,其困难将不堪想象也。” 刘师长形象地把日军的这一战术比喻为,以“铁路为柱,公路为网,据点为锁”。 为打破日军的如意算盘,刘师长早在三月初就向八路军总部建议,对日展开交通战。 他说过:“敌寇在军事上必须依靠于现代交通的地方,因此我们必须彻底的,对敌人展开全面的交通斗争。 使抗战区敌占区广大居民,真正能够将战斗力与发动力,很好地结合起来。 不断与敌寇进行长期的,艰苦的交通斗争,一面摧毁敌人的交通,一面畅通我们的交通。 使我们得以自由自在地,发挥游击战运动战的特长。以建设与壮大我们的部队,以打击身体支离,血管破裂,接济断绝的敌军。” 这些内容,之前的会议上他们都了解过了,并对此表示高度的赞同。 周参谋长慎怒地说:“老陈,日寇太猖獗了,也太小看我们了,必须给他们点儿颜色瞧。” 许副旅长说道:“老周,不要着急,我们得好好研究研究怎么对付日本鬼子。你听老陈慢慢说。” “是啊!” 一向稳重的王政委说,“鬼子动作不小,得仔细研究研究。无论如何,必须想办法打破敌人的‘囚笼‘政策! 我认为,为了打破‘囚笼‘,我们必须对敌人的交通,进行经常破坏,使敌人的交通由便利变为不便利。” 陈旅长赞许的对政委点点头,接着,他对副旅长和参谋长说:“来,看看华北的形势。” 众人把目光移向了挂在墙上的地图。 旅长指着标注着密密麻麻的公路和据点的地图说:“ 总部认为,敌人修筑了那么长的公路,建了那么多的据点、调堡,把诺大的华北地区分割成一块一块的,看上去是够吓人的了。 可是,这些都是死东西,既不能背着跑,也不能拖着走。 这就是多田骏所谓新战术的致命弱点,我们就是要抓住他这个弱点进行打击。” 旅长的话让王政委快要瞎的眼睛都亮了,他有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