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6章  (第2/2页)
止没有过错,反倒有功劳,毕竟他早已拦下了县试发案,已经整肃了本朝的学风。”    “……”    “既然如此,王妃又何必执着于那地下钱庄?”霍靖川问他:“待钦差查明真相,必能还此案一个公道。”    谢柏峥一时不知作何表情。    这自然是因为这桩案子最后在历史上并没有一个公断。谢柏峥道:“方才说的是为官,可我等读圣人之言,自然是为了还无辜之人清白,将为非作歹的贼人绳之以法,不然如何当得起圣人门生?”    虽然说得太高调了,但差不多是这个意思。    同时也还原主一个清白名声,叫他不被人污了读书人的清名。    毕竟那道符上写的是——    “还我清白”四字。    -    家中出了事,自然是叫人难以安心的。    眼看时间过了晌午,苏氏收拾出一个点心匣子装了些吃食,犹豫着该不该给谢教谕送去,便坐在堂屋中。    因为院子小,谢柏峥站在厢房的窗前便能看见她,便与苏氏道:“母亲不如与刘婶一同去,也好有个照应。”    苏氏就等这句话,“哎,那为娘这便寻你婶子一同去了!”    霍靖川百无聊赖地在倚在窗户边,百无聊赖地说:“这苏氏性情孱弱,你倒放心她去?”    谢柏峥不赞同:“性情孱弱是没经过事,多经历些便好了。”    霍靖川想了想,没有反驳。    谢柏峥没说的是,她观察苏氏的言行举止,并不像是一般的乡下妇人,谢教谕毕竟是举人出身,哪怕出身清贫,也不可能娶寻常人家女子。    如今家中虽不富裕却还雇了一个洒扫煮饭的婆子,想必不是谢教谕的习惯,应当是心疼夫人的缘故。    苏氏的手上并无劳作的痕迹,或许出阁前也是个官家小姐,只是家道中落了?    谢柏峥这样猜测,又见苏氏重新返回来:“你父亲爱吃饼,我多装一些带上,这时节想来也存放得起。”    她忙得快要乱转,转了半圈才往庖厨去。    那江湖郎中竟还在讲那些风水典故,苏氏震惊:“母亲,这位不是郎中么?怎么竟懂这些玄黄之术,难不成是医道双修?”    “……”    飘来看热闹的霍靖川、紧跟着他的谢柏峥纷纷沉默了。    唯有祖母十分信服,说得热闹:“这便是赵圣手的好处了,不光擅长治跌打损伤,一不小心治死了还送一场法事!可枪手咧!”    赵郎中轻咳一声,摸着胡子说:“老夫人谬赞了,贫道……啊不,在下确实有一些师门传承,不止是通晓岐黄之术。”    这何尝不是一种商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