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73章谁也不比谁好 (第2/3页)
话是问出来的。 但也不能那男生回答。 老教授转头看向全教室的学生,说:“古来很有几位恨恨而死的人物。 他们一面说些&"怀才不遇&"&"天道宁论&"的话,一面有钱的便狂嫖滥赌,没钱的便喝几十碗酒—— 因为不平的缘故,于是后来就恨恨而死了。 我们应该趁他们活着的时候问他: 诸公! 您知道京华离昆仑山几里,弱水去黄河几丈么? 火药除了做鞭爆,罗盘除了看风水,还有什么用处么? 棉花是红的还是白的? 谷子是长在树上,还是长在草上? 桑间濮上如何情形,自由恋爱怎样态度? 您在半夜里可忽然觉得有些羞,清早上可居然有点悔么? 四斤的担,您能挑么? 三里的道,您能跑么? 他们如果细细的想,慢慢的悔了,这便很有些希望。 万一越发不平,越发愤怒,那便‘爱莫能助’。 于是,他们终于恨恨而死了!” 谁也没想到,平时说话慢声细语的教授,这次训人竟然是一开口,便像演讲一样。 尤其是那一连串的问话。 就连李南方这样的文盲,都觉得相当有水准。 这时,身边的古丽娜悄悄凑到他的耳边,轻声说道:“教授说的,是大文学家鲁迅先生,一篇小短文《恨恨而死》里面的话。没想到,他竟然完全背下来了,还能随时用在课堂上训人。” 听着古丽娜的解释,李南方无语地翻个白眼。 鲁迅,他知道。 鲁迅写过什么,他压根不清楚。 他只以为是那个老教授问话水平高。 搞了半天,这也是个站在巨人肩膀上,却剽窃他人劳动成果的的家伙。 但是,谁能说他错了。 或许,就应该像某些公关团体说的那样,这种事情不是剽窃,而是——致敬经典。 管他呢,现在不是讨论这些问题的时候。 关键是那个站起来和教授叫板的男生,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此刻再看过去。 那男生两只大眼睛眨啊眨的,全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总觉得老教授话里话外的意思,好像是在咒他早点死的意思。 但是又有身边人,已经告诉了他那段话的出处。 你是教授。 你学识渊博。 能引经据典来教育学生,你牛批。 老子惹不起,还特么躲不起吗。 颜面扫地的年轻学生,咬着牙冷哼一声,收拾起来自己的东西,扭头看见旁边同学的课本,于是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把《公共经济学》教材扔在地上,摔门走了。 这就有点过分了啊。 讲台上好歹是辛勤的园丁,教书育人的老师呢。 意见思想不同,产生争执没什么问题。 可你这二话不说,摔课本走人,就有点没礼貌了。 教授也没客气,看着男生的背影说:“看见你,我就明白两个道理。 话音落下,正好到了下课的点。 老教授也收拾起来东西,二话不说,从正门走了。 随着两个关键人物的离开,教室里瞬间炸开了锅,学生们三五成群聚在一起,讨论刚才那一场学生与教授之间的争斗。甚至还有精明的人已经拍了视频,准备发到网上,供人鉴赏。 尤其是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