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节  (第1/3页)
    “针脚平整,绣艺惊人,最难得的是你不用描样子,就可以绣出花儿来。瞧着小蜻蜓,绣得真是活灵活现的。”    “以前学过几年。”林青婉心里也是挺高兴的,但说出来的话却很含蓄。    “真不错,比婶子手艺可不知道好到哪儿去了。”杨氏说着,边从炕柜里拿出一个针线笸箩。    笸箩里面放的东西很多,有各色绣线几捆,顶针,剪刀等等一些杂七杂八的,还有一只做了一大半的荷包。    杨氏把荷包递给林青婉看。    荷包是绿底净面的,已经做好一大半了,只剩下打孔穿上抽绳了,是个很简单的抽绳荷包。只是让人奇怪的是上面并没有绣花,在林青婉印象中荷包上都是需要绣花的……    林青婉疑惑的看向杨氏。    杨氏缓缓给她解释道,“这是给绣坊做的荷包,像这种最简单的空白荷包,做成一个是四文钱。绣铺里给针线布料,我们只出手工。”    这个也可以赚钱?林青婉很是惊讶。    “想当年,婶子男人走的早,孩子还小,家里只有几亩薄田,生活过得很是艰难,就是靠着这点小手艺来贴补家用,把娃儿拉拔长大的。”    杨氏一想起早些年男人过世后的那些艰辛,就是满心的心酸。    孤儿寡母,又是在靠壮劳力吃饭的乡下,日子是可以想象的艰难。    “……还好娃儿长大有出息,让我少操了不少心。不过这手艺也没丢下,总是可以给家里添些进项的。”杨氏抹抹眼角又笑道,“不过婶子年纪大了,眼睛也不中用了,所以每次都是接些不用绣花的活计回来做。”    林青婉听在耳里,心里动了心思,“这个活计我能做吗?”    “当然可以,婶子就是这样想的,觉得你手艺这么好,不用真是浪费了。你可以试着先接些简单的活计回来练练手,再考虑要不要做些大件绣品。”    杨氏打的就是这个主意,想给林青婉找一门能赚些银钱的活计,以后成亲了也好贴补下家用。    乡下人靠天吃饭,银钱都是不嫌扎手的,能攒一些是一些。    “明天婶子刚好要去镇上交活儿,要不,我把你带过去看看?”    “好。”林青婉当然不会拒绝,这可是一门可以自己谋生的活计。    不管怎么,先试试再说。如果可以,以后自己也可以自食其力了。    作者有话要说:  ps:~~~~自己把自己写感动了有木有?好吧,请原谅面面的自娱自乐……    ☆、谣言将起    第二日一大早,杨氏带着林青婉准备去镇上。    因为落云镇离落峡村差不多要走上一个多时辰,所以她们起的特别早。    吃过早饭,两人就出门了。    这时的天才微微透亮,村子的小道并没有什么人。    林青婉今天穿的是杨氏特地给她找的一身旧的衣裙,暗青色的。她穿上,乍一看去,就是个普通的农村妇人。    林青婉懂得杨氏的意思,未婚的女子在外行走太扎眼并不好。所以她头发也没有梳髻,而是随便一绾,头上像很多小媳妇儿们那样包了一条青色的粗布帕子。    两人一路行走,出了落峡村,又往前行了好一会,杨氏才在路边一个歪脖子柳树下停下。    “一会儿就有牛车来了,咱们在这等一会。”杨氏解释对她道。    清晨的雾还没有散去,缭绕在人的鼻尖。    林青婉深吸一口气,觉得整个肺都活了似的。这里的空气真好,清新自然无污染。    站了没一刻钟的功夫,一阵铃铛声远远传来。    过了一会儿,一个老汉赶着牛车出现在她们身前。    “杨家妹子,上镇上去呀。”老汉跟杨氏打着招呼,虽然不是同村的,但是每次杨氏上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